Search


【遇到霸凌,該如何處理?】孩童間爭執或疑似霸凌事件,以下方針可讓家長們參考: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遇到霸凌,該如何處理?】孩童間爭執或疑似霸凌事件,以下方針可讓家長們參考:

【1.平靜地向老師尋求協助】
懷疑孩童被其他同學欺負,首先找老師釐清原委。「暫勿預設立場」,也小心「別讓情緒干擾自己思考」。

每位家長都希望老師站在自己小孩這邊,假設老師狀似替對方說話,家長因而暴跳如雷,反讓事情更難處理。

心平氣和地聽老師陳述,「把老師當成夥伴」,共同商討解決之道。

【2.擔任階級幹部】
試著讓被霸凌者擔任某幹部,經由老師的授權而提升地位,可間接減少被霸凌的機會。

若被霸凌者是因原本職務被針對,例如擔任衛生股長,因掃地問題跟同學爭執,適當調整職務可減少衝突發生。

【3.詢問孩子的好朋友們】
孩子在班上總有好朋友,平常跟這些孩子及其家長保持連繫。

孩子有伴,遇到困難有朋友相挺,較能減少被孤立霸凌。家長之間的「橫向連結」,在此發揮關鍵作用。

【4.挑選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】
孩童是因本身狀況被針對,挑選適合孩子程度的學習環境會比改變環境來得重要。

智能普通的同學,勉強待在資優班,易因落後而自信低落,也跟同學產生隔閡;沒特殊才藝的孩童,硬加入舞蹈班、美術班,其實也不洽當。

【5.跟對方父母見面】
跟對方家長及小朋友共同會面,並非單純爭執誰對誰錯,而是透過這樣的行動向雙方親子表達「大人們很慎重地看待這件事」。

「怕麻煩的霸凌者會因此轉移目標」。若一味指責對方,霸凌者可能改為孤立排擠或其他手段,如此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。

【6.帶孩子看看自己面對壓力的樣子】
跟對方父母見面時,家長應採取「成熟的互動態度」:溫和的語氣、堅定的態度、清楚告知雙方彼此間的界線、積極尋求合作並達成口頭承諾。

讓孩子看見父母面對壓力時的因應,學習父母應對進退。應用到生活中,階段性地用新的策略面對可能被霸凌的情境。


本篇圖文節錄自【請問醫生,我的孩子有問題嗎?:精神科醫生教你聽懂孩子的內心話 】作者/ 繪者:劉貞柏醫師,聯經出版。
博客來網路訂購資訊:
http://search.books.com.tw/exep/prod_search.php…


Tags:

About author
劉貞柏醫師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主治醫師。 前元培科技大學醫管系講師。 前北市聯醫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。
身心科醫師撰寫的衛教推廣網頁。
View all posts